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损害赔偿律师 >> 交通事故 >> 责任认定

“无接触交通事故”如何认定多方责任

日期:2024-12-20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无接触交通事故”如何认定多方责任

一女子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又遇上未尽到注意义务的共享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一场“风波”由此引发。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2023年7月30日,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未戴安全头盔、饮酒后驾驶套牌二轮摩托车的王丽(化名)在道路上行驶,突然遇到张娟(化名)驾驶共享电动自行车在前方左转弯。王丽立即驾车向左变更车道避让,却在避让过程中撞上同向前方左侧车道由马强(化名)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尾部,造成王丽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

经交警部门认定,王丽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张娟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马强不承担事故责任。

王丽在医院住院治疗35天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王丽系因交通事故颅脑损伤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王丽的家属将张娟、共享电动自行车公司及共享电动自行车投保的保险公司一并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保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按事故责任比例30%赔偿医疗费、鉴定费及死亡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423311.67元,保险不足部分由被告共享电动自行车公司赔偿,不要求张娟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共享电动自行车公司辩称,其向消费者张娟提供的共享电动自行车是合格车辆,交通事故并非车辆质量引发,公司不应承担责任。公司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已经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商业第三者险,不足部分应由张娟自行承担。

被告保险公司辩称,张娟驾驶的共享电动自行车没有与王丽发生碰撞,所以不应由共享电动自行车公司和张娟承担责任。受害人王丽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饮酒后驾驶套牌摩托车且未佩戴安全头盔,存在过错,保险公司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王丽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悬挂其他车辆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时,在变更车道过程中与前方同向直行车辆发生碰撞,且未戴安全头盔,其交通违法行为在事故中的过错严重、作用较大,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张娟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转弯过程中未注意观察后方来车,其交通违法行为在事故中过错轻微、作用较小,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交警部门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清楚,责任划分适当,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王丽应承担70%的责任,张娟应承担30%的责任。

张娟驾驶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已经由共享电动自行车公司在保险公司投保了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对于王丽家属的损失,由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范围内按30%承担,保险不足部分及保险免赔部分,由张娟按30%承担赔偿责任。共享电动自行车公司在本次事故中无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王丽家属自愿放弃对被告张娟的赔偿请求权,是对其权利的自愿处分,不违反法律规定,法院予以确认。

综上,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保险赔偿限额范围内赔偿给王丽家属403941.67元,驳回王丽家属的其他诉讼请求。

车辆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碰撞,是否需要承担交通事故责任?法官指出,“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当事人双方没有发生物理碰撞的一种交通事故形态,为“无接触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中,“碰撞”不是承担责任主要考虑的因素,当事人的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承担赔偿责任考虑的首要因素。

本案中,张娟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在左转弯过程中未注意观察后方来车,导致王丽在短距离内发现该车辆左转弯避让不及摔倒受伤。虽然两人驾驶的车辆未发生“碰撞”,但王丽受伤与张娟的驾驶行为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张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官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只要在道路上行驶或者通行,都需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时刻注意观察交通动态,尊重各自路权,文明礼让。在此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要充分认识到不系安全带、不佩戴安全头盔、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摒弃交通陋习,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作者:王蓉 杨柳 韦唯

来源:民主与法制、民事审判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


 
1501116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