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婚姻家庭律师 >> 遗产继承

第39节:唐太宗遗嘱:无可奈何下的决定

日期:2015-02-03 来源:北京遗产继承律师网 作者:何木风 阅读:46次 [字体: ] 背景色:        

第39节:唐太宗遗嘱:无可奈何下的决定

三天后,大臣李靖去世。李世民已经无力悲伤,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的两年多时间内,贞观重臣高士廉、马周、房玄龄等人相继去世。贞观时代的名臣至此已所剩无几。随着这些大臣的死和李世民的大限来临,贞观时代结束了。

八天后,李世民支持不住了。他只叫了李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三人到身边,写下遗诏,当面嘱托两人辅佐李治,定要尽心尽力。

他对褚遂良说,我有天下,全是长孙无忌的功劳。所以,你的责任就是要保证不要让小人离间了长孙无忌和太子李治的关系。

最后他对太子李治说:“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又让李治读了一遍写在勤政殿上的格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李治读完最后一句时,李世民闭上眼,大唐的第一个盛世就此结束,一代最伟大的帝王从此消逝,年仅五十二岁。

李世民的早死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造反事件,他辛苦地培养李承乾,想不到培养出个忤逆之子。这倒并不是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李氏很可能后继无人。这一事件对他的打击很大,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皇帝,他的心里都不好过。第二个原因是他后来服食丹药,第二次征辽东时,他在战场受了伤,回到长安后就疾病连连。连续感冒几个月,身体状况已经开始转坏。由于他的身体总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勤奋为政的他不想这样下去,就选择了丹药,希望丹药能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困境。第三个原因就是那位中天竺的方士,这个人大概不熟悉中原人对药物的摄取量,经常对李世民的丹药加大分量,最终加速了李世民的死亡。

而他的早死和他的政治遗嘱却让大唐经历了所有朝代都没有经历过的厄运,李氏子孙也因为他的早死和他的政治遗嘱而被诛杀殆尽。

《帝范》——皇帝教科书

确切地说,李世民对接班人李治的培养已经完全符合封建权力交接前老领导对新领导的培养标准。首先,就是为太子培养一批忠实的老师兼信徒。他选用了一批元老重臣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辅佐班子,太李治像子太师长孙无忌、太子太傅房玄龄、太子太保萧瑀、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李世绩、太子宾客褚遂良等等。但是,即使这样,李世民还是不放心。从这一点来讲,足以证明李治确非帝王之才。

他亲自教诲李治,这种训导多半与为君之道有关,有时采取经义结合民间具体事例的方式,有时则抓住日常衣食住行等等生活琐事,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浸透着深刻的为君治国的哲理,其中自然也包含着李世民个人的政治经验和为君之道。

就在临去世前一年,即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春,他亲撰《帝范》一书赐给李治,无疑,他把这本书当做是皇帝的政治教科书,希望他认真研读,以为日后即位遵循效法。书中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及《崇文》共十二篇,这既是他一生统治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他留给储君李治的政治遗嘱。

他特意在《帝范·后序》中指出:“此十二条者,帝王之纲,安危兴废,咸在兹焉。古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同时告诫李治必须居安思危,小心谨慎,善始善终。这大概是他晚年对自己的反省与总结。有人说,李世民在贞观前期之所以会那么努力,完全是在赎罪。此说倒有些道理,但如果不是他打李世民像着“仁政”的旗子,恐怕赎罪无法办到。《帝范》一书说白了只有两个字:君道。就是为君之道,施以仁政。

确实,《帝范》就是唐太宗统治生涯的全面总结,其涉及面之广,内容之翔实,没有一个皇帝的著作可以比肩。李世民是个崇儒重道的皇帝,他虽然犯下了杀兄逼父的大罪,但在后来,他始终是高擎儒家“仁政”理想的旗子,并把这种“仁政”理想实实在在地贯彻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正因为如此,他的政治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就了“贞观之治”,他自己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贤明君王之一。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


 
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