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曹操遗嘱:不谈国事谈生活
在中国,人事关系一旦上升到政治层面,那绝不可小视,而曹植就轻视了这一点。这一点也就成了他和父亲最不同的也最致命的一点,曹操在建立大功业中,往往将各种各样的人才聚拢在旗下,他的“唯才是举”并非只是说说,他的确做到了。
曹操在经过各项考查后发现,曹植并不具备自己的这一优点。而这一优点曾经决定了他的命运,日后也将关乎大魏的命运。
一个最主要的标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终于立曹丕为太子。据说,曹丕一得到这个消息,就抱着一个亲信的脑袋,大喜道:“你知道我现在的心情有多高兴吗?”
这个亲信回家后就把曹丕的话告诉了自己的女儿,他的女儿却叹息道:“太子,是将来代替君王而成为国家之主的人。代替君王这种事是很悲戚的;成为国家之主这种事,是不能不感到恐惧的大事。现在反而得意忘形,这预示着魏国恐怕不能国运长久吧。”
我们知道,一个足不出户的妇人能有此预测,百分之八十是扯淡,百分之十是后人在知道这个结果后胡诌上去的,剩下的百分之十才具备了百分之五十的真实性。
按照曹丕的性格与才能,他之所以高兴,除了以后能成为大魏的主人外,还有他自信能成为很优秀的一国之主。这种自信来源于众多的支持者,他知道,如果不是这些支持者,他很可能会败给弟弟曹植。曹操当然也知道这种情况,而且,这一现实在他确立接班人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时,支持曹植最得力者就是丁仪和丁廙二人。丁仪与曹植的关系非同一般,这种关系是绝对稳定的,因为他对曹植近于崇拜。在曹操面前,他经常提到曹植有奇才。但这个“奇才”到底能不能治国,他并没有说出来。也许,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曹植的另一个支持者丁廙曾对曹操说:“临淄侯(曹植)天性仁孝,绝对不是做出来给谁看的,而聪明智达几乎无人可比。至于他的文学才能,您也是知道的。当今天下所有的贤才君子,不管老幼,都愿意为他生,为他死,与他一起忧一起乐。这实在是老天开眼把他赐给了您,我大魏若能由他来主宰,永授无穷之祚也。”
这段话真是说得极富感染力,丁廙的口才在三国时期能排在第一。他特地从曹操“爱才”这一特点入手,特别点明“贤才君子”爱戴曹植,可使大魏“永授无穷之祚”。但是,这些话并没有让曹操觉得中肯。
丁氏兄弟确实是倾全力支持曹植,其主要理由即曹植具有“奇才”。其次有杨俊,此人也称赞曹植文才第一,可作大才。另外一个曹植主要支持者叫杨修,此人后来被曹操砍了脑袋。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鸡肋事件”。杨修是汉太尉杨彪之子、袁术之甥。曹操曾经害过杨彪,后来,杨修见“汉祚将终”,便采取与曹氏不合作的态度。杨修本人任丞相主簿期间,恃才自负,也颇遭曹操猜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曹操即使真的选择了曹植做接班人,也不会将杨修留在人间。
这几个支持曹植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包括杨修在内,在曹操面前为曹植说话时,都以曹植的文才为资本。曹操当然也吃这一套,但是,这些人与支持曹丕的那批人相比,就相形见绌了。曹丕的智囊主要有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这四人中,司马懿、陈群的政治才能以及谋略应该说是公认的汉魏谋士和大臣中的上上之选,吴质心机深沉,文才也佳。而曹植的智囊清一色的是文士,没有什么政治和军事经验,远不如司马懿、陈群、吴质之流的老谋深算,这样在斗争中自然就差了一截。
曹操是一智慧过人之辈,他一定认识到,一旦定曹植为接班人,同时就会出现另一股与接班人对立的势力。而如果立曹丕,曹植那一方根本就没有能力与曹丕对抗。宁可树强的一方也绝不能树弱的一方。
这一切都已经明朗化了,而让曹丕浮出水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曹植和他的支持者们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曹操的理想,而曹丕可以。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