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帝王遗嘱 前言
前言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这事的,因为帝制时代早已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
人非神仙,孰能不死?若不是死于非命,每个人都会留下几句话给后人。大财主或许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时就对身后事有了安排,财产怎么分割,该给谁或者不给谁。总之,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对后人的担心或者是关心。我们把普通人临死之际留下的话称之为“遗言”或“遗嘱”。如果这个将死的人是帝王,那么,他的遗言和遗嘱就称之为“遗诏”。
“诏”是专用于表示皇帝命令的字,遗诏就是皇帝在临死之前留下的命令。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帝王遗诏是《尚书·顾命》,这是周成王临死时要大臣召公、毕公在他死后辅佐他的儿子周康王,正因为此,后世又有把遗诏称为“顾命”的,同时也称接受遗诏辅佐新帝王的大臣为“顾命大臣”。
中国几千年的帝制史,让六百多个帝王名列其中。但在这六百多个帝王中,真正留下遗诏的少之又少,或者说,经过深思熟虑留下遗诏,而遗诏对后世有大影响的帝王不超过三十位。其中原因除了许多遗诏被后人出于某种目的篡改外,还有就是,许多帝王往往死于非命,或者他们只是庸碌之辈,考虑不了那么多,所以,他们的遗诏不过是临死前贪恋人间的痛词而已。
真正优秀的帝王就像一名围棋高手,能看出未来的五步甚至五十步。所以,我所要讲述的帝王之遗嘱并不仅仅是他在临终前说的那几句话,而是他预料到将来发生的事,或者说他从登基开始就已经为日后做了充足的准备。
优秀的帝王会对自己所拥有的江山进行一次细致的观察,于是,他们的遗诏在某种程度上已不仅仅是自己临死前的“善言”和“命令”,而是一个对天下的总体规划。
帝王遗诏的文字有多有少,有的只是寥寥数语,有的则长达数百上千言,翻译成白话文要一万多字。有些是帝王对自己一生功业的回顾,对后世的希望和对继承人的安排、对丧事的处理,也有对自己生前某些言行的忏悔并要求继任者代为改正的。曾子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善”字不仅仅是“善良”的意思,还有“清醒”的含义。
一般情况下,遗诏的产生过程是这样的:帝王在一息尚存之际,要召见大臣,授遗诏,令翰林大臣书写。同时找几位他认为可以维持他政治遗嘱的大臣,并在遗诏中特别说明,这些大臣是顾命大臣,他们的任务就是辅佐新君。
本书所选取的遗诏,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帝王的政治遗嘱。他们就是那些“围棋高手”。或是开国帝王,或是中兴之主,或是乱世枭雄,或是太平天子。而他们对自己身后江山的合理或是不合理规划,直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秦始皇的遗诏被修改与秦朝的命数,刘邦的遗诏与吕后篡权,曹操的遗诏与曹魏代汉的必然,刘备那充满了虚伪的遗诏让诸葛亮死而后已,武则天充满了人生哲理的遗诏,宋太祖的遗诏与“烛影斧声”的疑案,明朝首尾两个帝王效果几乎相同的遗诏,清朝帝王的遗诏对清王朝政治的影响等,无一不应验着遗诏直接左右着后世朝臣的命运。
一个优秀帝王的政治遗嘱就是一个王朝政治在那一段时间的精彩呈现,或是山雨欲来,或是风和日丽,一切都取决于帝王所立遗诏的内容。
中国帝制时代,皇帝权力的交接往往是皇帝本人一言定乾坤。而他在平时对政治动态与未来接班人的观察直接影响他所立遗诏的内容,但毕竟遗诏是他在人间最后的话语,帝王的权力往往是随着他的身死而消失,他的后代能否按照他的规划去做,是否有人按照他的规划去做,就另当别论了。
遗诏不仅仅是帝王的几句话,更是他生前在指点江山时的智慧积累到最后时刻的突然迸发。于是,任何一个优秀帝王的亲口遗诏其实就是本王朝历史的眉批,它以政治遗嘱的“身份”影响了这个王朝从它开始到王朝结束的每一刻。
是为前言。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