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诉讼律师网人身损害赔偿律师司法鉴定栏目内容包括:司法鉴定申请书范本,司法鉴定申请的程序,司法鉴定的期限与费用以及司法鉴定机构与部门等问题。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送一种活动。
工伤鉴定、伤情鉴定、伤残鉴定的联系和区别伤情鉴定是通过公安机关进行的,目的在于确定受害人的伤害程度,是否需要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鉴定结论分为不构成伤害,轻微伤,轻伤,重伤,如为轻伤或重伤,加害人涉嫌故意伤害罪,需追究其刑事责任。
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并不当然高于其他形式的证据鉴定意见作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证据种类之一,其证明力并不当然高于其他形式的证据,更非必须采信的证据。在证据审核认定过程中,人民法院仍需查证属实才能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而对鉴定意见审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鉴定所依据的材料是否充分,如果作为鉴定依据的基础材料不能查证属实,则鉴定意见即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自无采信之理。
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严格准入门槛,加强司法鉴定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执业秩序,不断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司法部决定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清理整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当事人在二审中能否申请鉴定其一,一审中没有提出鉴定申请,二审中却申请鉴定,其意图在于通过证据突袭,推翻一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对方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和在法庭审理中一直不提起鉴定,等到二审时再提出鉴定,显然已经过了举证期限。其实质是证据突袭,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对另一方是不公平的,故不应被允许
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鉴定意见,关于当事人自行向相关鉴定机构委托所得的鉴定意见,其性质仅是一份书面证据材料,并非民事诉讼证据所指的鉴定意见。在该类证据的认定上,一般可以采用对私文书证的审查认定规则。
2020年5月1日起,民事诉讼中鉴定制度的十大变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小编就该规定中鉴定部分新增及变化较大的部分进行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11则司法鉴定案例裁判要旨交强险以及商业三者险合同中责任免除部分约定,“因交通事故产生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和垫付,但并未明确鉴定费是否为免赔范围。当事人对“其他相关费用”是否包括鉴定费有不同的理解,这种情况下,保险人主张不承担鉴定费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司法鉴定程序在民事诉讼的适用问题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主要突出的是一个专业性,即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对诉讼的专业问题进行鉴别判断。由于司法鉴定的专业性决定其流程相对的复杂,一般需要当事人进行申请,法院组织诉讼双方对案件材料进行质证,通知当事人双方选择鉴定机构,然后将相关鉴定材料交给相关司法鉴定机构,有专门人员根据材料做出鉴定结论。
伤残鉴定该如何进行呢实践中,一般鉴定机构不接受个人委托,所以当事人一是可以申请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即交警队)委托鉴定机构做;二是可以聘请律师,由律师事务所委托鉴定机构做;三是以起诉到法院后,由双方共同申请由法院委托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单方委托鉴定后一方不认可鉴定结果的情况,因此诉到法院后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更为妥当。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建立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衔接机制的意见人民法院要根据审判工作需要,规范鉴定委托,完善鉴定材料的移交程序,规范技术性证据审查工作,规范庭审质证程序,指导和保障鉴定人出庭作证,加强审查判断鉴定意见的能力,确保司法公正。
![]() | 京ICP备1200054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