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取得产权证的房产。
有些法官认为[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王晓松 胡建勇著《新婚姻法实施若干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6页。],对于私房和具备产权证且可以上市交易的公房,一般按照房产证颁发的时间来界定房产是否系夫妻共同财产。理由是,根据民法物权原理及我国房屋管理政策,一般情况下,房屋权属登记是房屋所有权取得的必经程序。只有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或者过户手续,才能真正取得房屋所有权。因此,对于在婚姻案件中涉及房产分割,若系争房产是结婚登记以后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应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无论该房屋在何时购买以及房款如何交纳。但在分割房屋时,应考虑相关因素,如果在婚姻登记之前取得房屋产权证,应该认定为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尚未取得产权证的房产。
(1)一方婚前购买,房款缴清,但产证未办理完毕。此种情况,一般认定该房系一方个人财产为宜。
(2)一方婚前签订购房合同缴纳部分房款,部分房款系婚后缴纳,在离婚时,房产证仍未办理完毕。此种情况,以房产物权的期待权归一方,但以夫妻共同财产缴纳的房款属共同财产予以分割为宜。
![]() |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