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法律没有专门规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根据司法实践,我国计算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基本办法是综合法,即先由法官按照具体规则分别计算出各项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再综合各项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酌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总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残疾赔偿金
计算公式
残疾赔偿金=收入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注:伤残系数是指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是伤残等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作相应调整。”根据该条规定,要计算残疾赔偿金需要确定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伤残等级、居民人均收入和赔偿年限。该条规定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如何根据伤残等级来区分赔偿水平,但是,不同伤残等级的赔偿水平应该是不同的。居民人均收入按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而有所不同,需要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二)死亡赔偿金
计算公式
死亡赔偿金=收入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赔偿年限
《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17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法律对死亡赔偿金的标准未作统一、具体的规定,由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死亡赔偿金的数额。
目前,实际操作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的规定,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根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而有所不同,分两种情况:(1)受害人为城镇居民的,按照其居住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进行计算,计算期限为二十年。(2)受害人为农村居民的,按照其居住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为标准进行计算,计算期限也是二十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l岁较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因此,在具体计算死亡赔偿金的数额时,可以参考上述公式计算。
(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
在侵权行为没有致使被侵权人伤残或者死亡,但是对被侵权人造成了其他精神损害的情况下,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应当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确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解释第¨条规定,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因此,在这里,只列出确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所要考虑的因素,不列具体计算公式。确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所要考虑的因素为:
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受害人是否有过错及过错程度。
京ICP1201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