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损害赔偿律师 >> 消费纠纷

销售过期食品,商家十倍赔偿

日期:2015-12-03 来源: 作者: 阅读:236次 [字体: ] 背景色:        

销售过期食品,商家十倍赔偿

作者:吴扬新 陈靖忠

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司法解释的出台,首次将“知假买假”行为囊括于法律所保护的范围之内,对于所谓“职业打假人”的权利保护在司法解释层面上予以明确。尽管“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有所获利,但这一合法利益同样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近日,北京市一中院审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原告官某于屈臣氏第五分店的超市购买了1盒左旋肉碱蛋白饮料,消费金额共计35元,而该商品已经过保质日期,宫某认为屈臣氏第五分店销售过期失效食品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给其造成了损失,应承担违约和赔偿责任,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屈臣氏公司退货退款并承担十倍赔偿责任。

被告屈臣氏公司则主张宫某是以索赔和营利为目的、有组织的、经常性活动的职业打假人,其曾多次在屈臣氏公司下属分店购买相似产品,并基于产品已过期等事由要求屈臣氏公司进行十倍赔偿,故宫某不具有法定的消费者身份,是为了获取暴利,在屈臣氏公司购买了非过期食品后又调换了过期食品,不同意宫某的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屈臣氏公司应对其售卖的产品应尽到法定的注意义务。宫某是否多次在屈臣氏公司下属分店购买相似产品,并基于产品已过期等事由要求屈臣氏公司进行十倍赔偿等事实并非系否认宫某消费者身份的理由。屈臣氏公司亦未举证证明宫某存在以过期产品替换未过期产品等掉包行为及不正当行为,涉案商品已经超过保质期,屈臣氏公司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遂判决屈臣氏公司退货退款,并向宫某支付赔偿金350元。

屈臣氏公司不服一审法院判决向市一中院提起上诉,坚持认为宫某是职业打假人,不具有法定消费者的身份,职业打假行为不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市一中院经审理认为: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本案中屈臣氏公司提交的证据均不足以证明宫效伟购买涉案商品并非系用于生活消费,亦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宫某存在以过期产品替换未过期产品等不正当行为。我国食品安全法有关禁止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规定,屈臣氏公司作为涉案产品经营者理应严格遵守,现屈臣氏第五分店违反该项法定义务,除应向消费者赔偿损失外,消费者还可以主张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提示:所谓“职业打假人”本身并非法律概念,而是在民间对于一些利用商家、生产者在销售或生产商品过程中故意或过失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诉讼的职业群体的泛称。仅以职业对是否属于消费者身份进行区分,不利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同时,职业打假人的行为现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企业注重商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作用,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本身的立法目的存在一致性。故即使行为人通过“知假买假”获利,“打假获利”的这一合法利益同样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


 
1501116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