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诉讼律师网人身损害赔偿律师团队最新公告栏目内容涉及三大损害赔偿领域,即侵权损害赔偿、违约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具体为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触电事故损害赔偿、 学生伤害损害赔偿、雇工损害赔偿、饲养动物致害损害赔偿、产品责任损害赔偿、高空坠物损害赔偿、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相邻权纠纷损害赔偿、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损害赔偿、工程承包纠纷损害赔偿、物业管理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等近百余种损害赔偿类别的最新法律法规、判决书、新闻热点等。
民法典实施后:这45种情况保证人不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五条规定: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则保证合同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若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则该合同成立。
《民法典》施行后借款合同规定的重要变化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此种合同的特点是以合意和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义务为成立要件。《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间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是不科学的。因此,贷款人的支付借款给付义务,只是先合同义务,违反它不产生违约责任,可构成缔约过失。
民法典中关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都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新颁布实施的民法典对于孩子的压岁钱应由谁来管案例分析依据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简单的说,就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收压岁钱,因为这是纯获利益的行为。而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需要由其父母同意才可以收压岁钱。
《民法典》实施后对婚姻家庭生活有哪些影响离婚冷静期有几个要点:首先,它是针对去民政局申请协议离婚的情形,不适用诉讼离婚。其次,申请离婚后,须30天到期后才可到民政局领离婚证。冷静期30天内有一方不想离婚的,可撤回离婚申请。最后,30天冷静期后还有一个30天领证期,领证期内有一方不去领,就当撤回离婚申请。
民法典中的99个细节知识《民法典》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在之前的《民法通则》,由于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财产关系是放在人身关系前面的。《民法典》没有像《民法通则》那样使用“公民”或“公民(自然人)”的表述,而是直接通篇使用了“自然人”的表述,这说明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民法典也能发挥法律的调整作用。
民法典中物权效力何时生效第二百二十四条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百二十五条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第二百二十六条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第二百二十七条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民法典中的权利瑕疵担保是什么实务中常见的权利瑕疵有以下几种:第一,标的物的所有权全部或一部属于第三人;第二,买受人取得的所有权负担有第三人的合法权利,使其行使受到限制;第三,标的物所有权的其他瑕疵,例如,法院查封、专利权纠纷等。
《民法典》施行后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如何适用第一,《民法典》施行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但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民法典》对此前的民事关系没有溯及力,也就是说《民法典》施行前,依据《婚姻法》《合同法》等作岀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各种合同都是有效的。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立法的若干问题同学们,朋友们,晚上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通过视频学习侵权责任法,我讲的题目是侵权责任编立法的若干问题,希望大家拿到了这个讲稿的PPT,以及自己准备了《侵权责任法》的条文和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
![]() | 京ICP备1200054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