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为没有钱打官司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诉讼制度,适用于民事官司、行政官司、刑事官司。法律援助就是专门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因为经济困难没有钱聘请律师的话,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经审查确认符合条件的,政府将为其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如果当事人想申请法律援助就需要了解相关事项。
1.申请事项的范围
如果当事人想申请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要确认其申请事项属于以下范围: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2.法律援助的事项
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予以援助的事项,由各省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具体规定。当事人在申请法律援助时,可以咨询当地的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一般而言,法律援助为申请人提供下列帮助:
(1)咨询:就公民提出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解答;
(2)代书:主要是起草法律文书,为诉讼或非诉讼程序的开始提供文书准备;
(3)非诉讼法律援助:代理当事人参加和解、调解、仲裁等;
(4)诉讼法律援助:代理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担任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或公诉案件被害人、自诉人的代理人。
3.获得法律援助的途径
获得法律援助(不包括咨询服务)的途径有两个:即申请法律援助和人民法院对特殊刑事案件指定辩护。民事、行政案件中,公民获得法律援助必须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才被获准。可以申请刑事法律援助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4.申请法律援助的机构
如果当事人申请刑事法律援助,应当向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一般情况下,申请民事、行政法律援助,应当向义务机关或义务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项:
(1)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3)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4)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5)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5.法律援助的审查
一般情况下,公民申请获得法律援助必须提供下列材料:
(1)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主要是一些能够证明案情的材料。
在收到申请后,法律援助机构会及时进行审查:是否属于法律援助范围;是否符合经济困难标准;是否具有合理的根据。一般来讲,法律援助机构只在有可能打赢官司的情况下,才会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只要具有胜诉的可能性,申请就会被认为是合理的。最终是否能够胜诉的判定权在法官。
6.申请法律援助的补救途径
如果申请人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没有被批准,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可以向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将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司法行政机关仍然认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人可以要求其书面告知理由。
京ICP1201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