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民商诉讼 >> 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的主要流程有哪些?

日期:2023-03-09 来源:律政网 作者:律政人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诉讼就是百姓日常说的“打官司”,这里是指因发生民事纠纷如何“打官司”。 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的一般程序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起诉状及证据。

2.到法院立案缴费。

3.等待对方答辩,举证。

4.开庭审理。

5.一审判决或调解。

6.不服一审判决二审开庭审理(终审判决)。

7.执行。

一、 起诉

民事诉讼从起诉开始,起诉就是启动诉讼程序。俗话说,民不告,官不理。

1、起诉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原被告的主体资料,例如身份证复印件(自然人)、营业执照(法人);

(2)起诉状(根据起诉人数确定份数);

(3)证据材料,包括原件和复印件(份数与诉状一致);

2、提交的法院必须是有管辖权的,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3、提交的方式可以是亲自到法院提交材料,也可以到网上进行立案。

二、法院进行审查

通常法院在收到立案材料后7日内进行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若因材料不足,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补充材料,再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否则裁定不予受理。

法院审查后同意立案的,通常需要把立案材料寄送给对方当事人,由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供答辩状,但不管被告是否提供答辩状,都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三、安排日期开庭

同意立案后,通常法院会同时告知开庭时间、地点以及相关负责人。若是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还会进行公告,让其他想要了解案情的人可以到庭参见庭审。

注意,对确定好开庭时间的,一定要谨记,记得到庭参加或者委托代理人或律师进行诉讼,否则无理由不到庭的,将按撤诉处理。

四、开庭

到了这个环节,在庭上的一切表现则是判断案子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了,这也是很多当事人选择由律师进行诉讼的原因。通常在法庭上,诉讼流程的审理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庭前准备:这里法官会核对当事人以及诉讼代理人,宣布庭审的纪律,以及告知合议庭的组成人员,询问当事人是否需要回避?即当你认为庭审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判决的,可申请更换该人员。

(2)法庭调查:在该环节,主要是双方当事人进行陈述的环节。首先由原告对起诉状进行陈述,被告再进行答辩,从而由法官总结本案的争议焦点;其次,对双方持有的证据进行质证,就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是否有异议,发表意见,此外,若有证人的,证人这时可出庭作证;最后,对所有证据质证完后,需要作最后的陈述。至此,进入下一阶段。

(3)法庭辩论:一般是围绕争议焦点原被告相互展开辩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对一方的提问需由另一方做出解答。

(4)法庭调解:在双方辩论完后,基本庭审到了尾部,这时法官一般会询问是否需要进行调解,若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制作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需按调解书内容履行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5)宣判:庭审结束后,若审判人员当时可以形成一致意见的,则可以当庭宣判,否则会定期宣判。最终结果需以收到裁定书或判决书后才生效。

五、核对笔录、签名

开完庭后当事人还不能马上走,需要等书记员将庭审笔录打印出来,双方核对无误后需在每页上进行签名。至此,所有审判流程才最终结束。

根据《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

特别提醒:当收到判决或裁定书时,若你不服的,可以选择上诉,注意裁定书和判决书的上诉期是不一样的:

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六、 二审

1.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2.法院受理,二审审理程序大体与一审一样,不同之处主要在审查范围和内容上。

3.二审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

七、执行

无论是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如当事人不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及时申请法院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两年。

如果你是败诉方,最好是按照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履行,等到对方申请执行时,你还要承担强制执行的有关费用。拒不履行人民法院裁定、判决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罚款措施,还会将你打入老赖黑名单,构上拒执罪就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


 
1501116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