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法律知识专栏简介

法律知识

  • 人民法院能否依职权启动鉴定程序
    日期:2023-03-14 点击:100次

    鉴定意见属于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有权进行调查收集。符合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在询问当事人的意见后,指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

  • 民事诉讼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启动条件有哪些?
    日期:2023-03-11 点击:101次

    民事诉讼中,法院强制执行是指通过公权力的行使迫使义务人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以使权利人的权利从期待变为现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2020年修正)第16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应当符合的条件。本文就民事诉讼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启动条件整理了相关裁判规则、观点、法律法规,供读者参考。

  • 关于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几个问题
    日期:2023-03-11 点击:71次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相关司法解释与司法政策的规定,将预约合同、悬赏广告、情势变更、债务加入等予以法典化,并对合同解除、多数人之债等制度进行了完善,从而为诸多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近期人民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中涉及了几个问题,关系到对《民法典》有关规定的理解和适用。

  • 如何判断“强制性规定”的性质?
    日期:2023-03-11 点击:108次

    识别强制性规定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还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应当根据该强制性规定的规范目的加以判断。《民商审判会议纪要》第30条明确,要在考量强制性规定所保护的法益类型、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及交易安全保护等因素的基础上认定其性质,并在裁判文书中充分说明理由。一般来说,涉及禁止买卖的交易标的、场外配资等违反特许经营、违反《招标投标法》等竞争性缔约方式损害公平竞争等情形,应当认定为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涉及利息争议的62个裁判要点提示
    日期:2023-03-11 点击:76次

    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借款利息争议一直是当事人诉求的热点和司法实务难点。本文根据《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结合民间借贷实践,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涉及利息争议的若干裁判要点作了提示性的简要论述,以便为相关案件的处理提供基本思路。

  • 民事诉讼的主要流程有哪些?
    日期:2023-03-09 点击:350次

    诉讼就是百姓日常说的“打官司”,这里是指因发生民事纠纷如何“打官司”。 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的一般程序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起诉状及证据。2.到法院立案缴费。3.等待对方答辩,举证。

  • 冒名诉讼法律上如何处理?
    日期:2023-03-09 点击:165次

    驳回诉讼请求处理?受民事诉讼既判力的影响,驳回诉讼请求,意味着诉讼主体不能就同一诉讼请求和事实向人民法院再重新提起诉讼。这对程序适格当事人是一种权益上的侵害,所以“冒名诉讼”不应该产生任何实体处理结果,不能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 共同饮酒人的法律义务及责任承担
    日期:2023-03-05 点击:779次

    我国既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善饮的民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为注重以酒沟通交流,畅叙饮谈。尤其现在年关将至,亲朋好友聚会频繁,请客吃饭时喝点酒更是常态。但近两年因饮酒产生的赔偿案件屡见报端引起社会关注与热议。共同饮酒人究竟有何种法律义务又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从共同饮酒过程中共饮人之间有哪些义务以及因共同饮酒导致伤亡后该如何确定共饮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和探讨。

  • 对违反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作为义务适当承担侵权责任
    日期:2023-03-05 点击:198次

    在受害人自身对其死亡后果承担主要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对危险的发生,即在客观上产生危及公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隐患时,虽然其在事发河段实施设立警示标志的先行行为,但其采取的安全措施不足以消除该安全隐患,可视其未尽到合理范围内的安全注意义务,违反先行行为,因其在事故发生中具有较小过错,故其应当适当承担侵权责任。

  • 不作为侵权案件责任的认定
    日期:2023-03-05 点击:99次

    耿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身的身体状况及行为后果具备完全的认知能力,其在两被告家中做客的过程中,在未受到外力打击,亦未受到对方极力劝酒的情况下,突发身亡,其本人应承担主要责任(70%)。被告杨某、王某在认识到耿某身体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未能及时拨打120救助电话,而是寻找耿某的哥哥连某,以至于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

 

部分荣誉展示

更多>>
 
1501116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