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诉讼律师网北京离婚损害赔偿律师专题北京离婚律师、婚姻家庭律师、遗产继承律师栏。离婚诉讼代理:代为调查取证,离婚财产分割;如离婚证据、财产证据、重婚证据、同居证据、第三者证据等;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追踪与证据保全,如房产、存款、股票、投资等;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核实与清偿;婚外同居的追踪与证据保全;子女抚养权与抚养费的确定;一方生活困难经济补偿的给付;起诉前的调解;制作起草起诉状、答辩状;立案,提起诉讼;参加法庭调查、质证、辩论;制作上诉状,提起上诉;二审庭审;强制执行 阶段,制作强制执行申请书,执行立案,执行财产线索调查追踪,执行和解等。遗产继承争议遗产继承律师代理:包括调查遗产的范围,遗产分配争议调解,遗产争议诉讼代理,遗嘱继承纠纷,代位继承纠纷,继承权的剥夺,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等等。赡养争议代理:包括调解,制作赡养协议书,赡养费追索,赡养纠纷诉讼代理。收养争议代理:包括指导收养过程,制作收养协议,代为办理收养公证,解除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后的补偿纠纷等。亲子鉴定代理:代理当事人进行亲子鉴定,为当事人保密。子女抚养争议代理:如子女抚养权,子女抚养费,变更抚养权,增加减少抚养费等。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代理。
实践中夫妻之间代立遗嘱处分对方财产是否有效在实践中百姓常发生错误认识,认为夫妻是家庭生活中最亲密的关系,一方因某些原因无法亲自确立遗嘱时,互相之间可以代为此行为,更何况遗嘱处分的是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夫妻之间代立遗嘱的行为是不符合法理的。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所谓单方法律行为,是指基于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遗产分割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有财产应该注意什么《民法典》第1153条规定,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有了遗嘱就一定可以继承遗产吗根据《民法典》第1125条之规定,出现以下情况,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
自然人如何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呢《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应该如何确定《民法典》第1132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见,继承开始后,为避免争议,继承人之间应当及时协商处理继承问题。以协商处理为主。万一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被收养子女是否还能分得生父母的遗产子女被他人收养后,生父母与生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即解除,生父母和生子女之间,互相不再享有继承权。但如果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赡养较多的,除可依据《民法典》第1127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以依据《民法典》第1131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遗产。
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要求分得遗产吗在法定继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继承权的人参与继承外,《民法典》第1131条还赋予符合一定条件但没有继承权的人取得适当遗产的权利。法律之所以赋予该权利是因为他们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特别扶养关系,这是基于保障人权和弘扬美德的考虑。下列人员享有分得适当遗产的权利:(1)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2)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
对于陈某某与周某某签订的这份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能否撤销,存在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可以撤销。协议约定财产都归周某某所有,债务却都归陈某某所有,对陈某某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的合同。第二种观点认为不可以撤销。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且经过公证,不可以撤销。
关于家庭承包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作为遗产继承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继承,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争议颇多。根据现行法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点、遗产的范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的规定,我国法律并未规定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仅规定在某些情形下,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而“继续承包”不能等同于继承。
《民法典》继子女继承继父母的遗产后,还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吗与继父母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对继父母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同时,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并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因为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并不影响亲生父母子女关系的维持,所以继子女当然享有继承其生父母遗产的权利。
京ICP备1200054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