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经典案例 >> 民商经典案例

妻子受伤后丈夫代签的调解协议效力如何

日期:2025-04-07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妻子受伤后丈夫代签的调解协议效力如何?

妻子因邻里纠纷受伤,在调解过程中,丈夫与邻居达成和解,在妻子不在场的情况下代为签订调解协议,后妻子认为其没有书面委托丈夫代为签订调解协议,故不认可调解协议内容,遂诉至法院要求索赔,会获得法院的支持吗?

基本案情

2024年2月,徐某和丈夫与邻居顾某因土地使用问题发生口角,相互拉扯过程中顾某打中徐某面部,伤及左眼。村民报警后,各方在派出所民警的主持下协商调解。调解期间,徐某因故先行离开现场。之后,徐某丈夫和顾某就殴打一事达成和解,双方承诺不再追究对方法律责任,徐某丈夫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上自己和徐某的名字。

经两次就医诊治,徐某被确诊为左眼球钝挫伤,共花费医疗费683元。徐某认为,其既没有口头也没有书面委托丈夫代为签订调解协议,且受伤后不要求赔偿不符合常理,故不认可调解协议内容。徐某遂向法院起诉顾某,索赔3800余元。

法院裁判

法院审理后认为,签订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具有人身专属性,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或者本人明确授权他人实施。本案中涉及的代理权系家事代理权,根据法律规定,夫妻间的代理权仅限于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具有人身专属性的民事法律行为应排除在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范围,故法院认定该调解协议因未得到徐某本人的追认而无效。综合行为人过错程度、损害后果等因素,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徐某各项损失2164元。

法官说法

家事代理权并不涵盖所有与家庭相关的事务,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不属于家事代理权范围。一般来说,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范围应排除以下几类行为:一是具有人身属性的法律行为,如收养子女、订立遗嘱等,因涉及个人身份和意愿的重大决策,通常不能由配偶代理;二是不动产交易、与自身经济水平不符的大额交易行为及高风险投资行为,因涉及家庭财产重大变动和潜在风险,往往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决策;三是分居期间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四是行使形成权,如妻子解除丈夫与他人签订的协议。在进行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征得配偶的同意或明确授权,否则可能会损害配偶的合法权益,引发家庭矛盾和其他纠纷。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


 
1501116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