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合同纠纷律师 >> 民间借贷

对网络转账引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思考

日期:2017-08-06 来源:北京律师网 作者:北京律师 阅读:83次 [字体: ] 背景色:        

对网络转账引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思考

来源:华县法院 | 作者:张勇平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经济交易通过网络转账方式完成,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经济纠纷。一旦因网络转账等支付方式引起了债权债务关系纠纷,取证往往比较困难,交易记录难以保存,双方真实身份信息难以确定,特别是与普通民间借贷纠纷相比,缺少了最为重要的被告书写的书面借条,这样对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极为不利。如何在网络交易中避免风险,对该类纠纷在审判实务中如何解决,值得我们的思考。近日,本院顺利审结了一起通过网络转账方式引起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所有借贷行为均通过网络完成,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笔者从审判实务方面梳理出了几个案件难点做以浅析。

一、此类案件审理中的难点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中的所有信息具有虚拟性质及不确定性,往往难以作为定案依据,通过网络转账方式出借的款项,如何确定借款人真实身份,如何确定法律关系,在没有书面借条作为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如何对网络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的效力进行认定。

二、【基本案情】

原、被告系同学关系,被告原系深圳某能源有限公司经理。2015年6月1日,被告张某通过电话与原告联系,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原告提出借款5万元,原告表示同意。被告遂向原告书写借条一张,内容为:“借条 本人:张某 身份证号61052119800904XXXX 于2015年6月1日借张某甲50000元现金,并在两个月之内还完(8月1日前),以此为证。户名:张某 账号:621799580000379XXXX 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借款人:张某 日期:2015.6.1”,并通过手机彩信以及网络聊天软件将该借条拍照后发送给原告。原告当天通过网络转款形式向被告银行账户内转账5万元,同年6月29日被告再次通过电话和原告联系并提出借款1万元,原告当天又通过网络转款形式向被告银行账户内转账1万元。借款到期后,原告通过电话及网络聊天软件多次向被告催要借款未果,2015年9月8日被告张某离开原工作单位后至今下落不明,现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张某归还借款本金6万元。

三、【裁判要点】

本院认为,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被告张某提出向原告张某甲借款,并将书写的借条拍照后通过网络传递给原告,原告通过网上电子汇款的形式两次向被告支付了6万元借款,原告提交的借条影印件、网络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可以相互印证,足以证实原、被告双方之间借贷关系成立,本院依法予以确认。被告未按期向原告归还借款,显属违约,故对原告要求被告归还借款的请求,依法应予支持。被告未到庭参加诉讼,视为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判决被告张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张某甲归还借款60000元。

四、【评析】

首先,网络虚拟聊天软件中,用户名称可以随意更改,具有不确定性,如何确定网络中的借款人就是案件中的被告。本案中,原告向本院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证据:有被告身份证号码、被告手机号码,与被告的通话记录、被告支付宝账户的实名认证、被告银行卡卡号、被告聊天软件注册的个人信息等;通过本院对上述证据进行了认真核实后,前往被告家中送达了相关诉讼文书,并与被告家人进行了询问谈话,后被告未到庭应诉,亦未委托代理人出庭或提交书面答辩意见,综上,本院可以认定网络中的借款人就是本案被告。

其次,网络中发生的借款能否按普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法律关系对待。法律对民间借贷的定义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本案中,原、被告借款行为虽然发生在网络中,借款方式虽然为网络转账,但原、被告双方真实身份仍然为自然人,且借款资金已通过网络转入被告本人现实中的银行卡内,同时法律并未排斥网络中发生的借款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借款合同生效。故本案中原、被告之间网络借款的行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民间借贷纠纷的法律关系。

最后,由于被告是通过网络形式向原告借款,原告无法向法院提供原始书面借据,在此情况下对原、被告之间借贷关系是否真实发生如何去认定。经法院核实,被告在借款发生前与原告有较为频繁的通话记录,原告通过网络支付宝转账形式向被告提供借款,支付宝公司出具了被告银行卡账号与支付宝账户绑定凭证、转账凭证及到账凭证等证明,在网络聊天记录中亦出现了被告要求借款后钱已经收到以及借款到期后原告催要还款等相关文字信息,同时结合原告提交的被告书写的借条影印件、交易记录等证据,本院认为上述证据均能相互印证,可以证实原、被告双方之间借贷关系的成立。故本院依法判令被告向原告归还借款60000元。

本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通过网络聊天、网络转账等方式形成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今后的审判实务中,人民法院应主动适应并积极面对新形式下出现的此类网络借贷纠纷案件,不断提高法官自身专业水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相关证据要进行仔细的核实,围绕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认真的审查,同时应结合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经济状况、借款合意、借款用途、交易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准确予以认定,从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


 
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