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案件办理评价制度模式设计
作者:安阳市龙安区人民法院 郭玉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多发凸显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社会问题日渐显露,客观而言,大量的矛盾纠纷和利益争执势必将以案件形式进入人民法院立案审查、审理、执行各个环节,随之而来的各类型涉诉信访问题无疑会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难题。如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新时期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值得每一位法官慎思、慎行。
清“存”减“增”,着眼长效,是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攻克涉诉信访“顽症”的重要举措,这些措施和办法的确起到了应有的效果,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行涉诉信访工作“四个必须”、“五项制度”以来,为从源头杜绝和治理涉诉信访案件的滋生,不少单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下面,仅就“人民法院案件办理评价制度”这一设想,谈一下个人拙见:
一、案件办理评价制度的概念
案件办理评价制度:是指在人民法院有诉讼、执行请求的当事人(含审理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代理人;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代理人等)在审理,执行工作完毕终结或告一段落后,对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审判态度、司法礼仪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对合议庭成员、承办人是否尽到判前释法、判后答疑等义务进行客观评判;对案件程序、实体处理有无异议,如有异议,有何意愿和要求,最终经沟通是否承诺依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的协商评价制度。
二、案件办理评价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案件办理评价制度的实施,是进一步加强涉诉信访源头治理,切实转变执法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审执质效、确保司法公正的需要,也是为增强人民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对法官及法院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社会公信度,最大限度地保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需要。
案件办理评价制度是督促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依法尽职尽责,最大限度地增进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联络,寻求理解支持,减少对抗、敌视,尽早发现信访隐患和苗头,并在第一时间予以化解,防止矛盾叠加、积累。
案件办理评价制度亦是给当事人搭建一监督平台,尤其是给有不满情绪和信访隐患的当事人一个行使权利和发泄的机会,促使其将不快、不悦、不满尽早暴露,以便于将信访隐患和苗头发现在早,解决在小,最终在源头杜绝信访案件的产生。
案件办理评价制度中“经沟通当事人若同意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还是当事人对依法律程序解决问题,保证不上访信访的一种承诺和见证。
三、案件办理评价制度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
以“三个至上”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方针,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着力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切入点,以坚持司法公正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审执职能,以公正立公信、以公信树权威。
通过案件办理评价制度在审、执环节的贯彻落实,杜绝和减少就案办案、一判了之,实现案结事了、群众满意,力争“零上访”工作目标。
四、案件办理评价制度的工作原则
1、公正透明原则。推行阳光操作、公开评价。
2、客观评价原则。推行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方法,为真正落实好涉诉信访风险评估做好预警。
3、综合施效原则。把发现问题,依法解决问题、客观解决困难,加强思想疏导和惩治打击违法缠访、闹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解决涉诉信访难题的多元机制。
五、案件办理评价制度的主要构成
1、评价主体——在法院有审理、执行案件请求的当事人(含审理案件的原、被告、第三人、代理人;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被执行人、代理人等)。
2、被评价主体——每一审理终结、执行完毕或告一段落案件的具体承办法官。
3、评价内容
(1)、合议庭、承办人在办理案件中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审判态度、司法礼仪等,是否做到了清正廉洁、司法公正、文明执法,遵守诉讼期限,提高司法效率等;
(2)、对案件处理结果有何意见和要求,如有不满,请说明理由;
(3)、合议庭、承办人是否已充分判前释法、判后答疑;
(4)、如对案件处理结果有异议,经沟通是否同意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保证不上访。
(5)、其他。
六、案件办理评价制度的操作实施
1、案件办理评价制度是每一审理程序完毕或执行终结后承办法官必须履职的程序之一,承办法官 必须邀请评价主体填写《人民法院案件办理评价表》。
2、填写的《人民法院案件办理评价表》作为装订副卷必备内容不得缺失。
3、在实施该办理评价制度的同时,客观进行涉诉信访风险评估,即该制度是进行涉诉信访风险评估的具体辅助措施,应与涉诉信访风险评估制度配套使用。
4、对当事人评价结论,应客观、理性对待,不得以此形成新的矛盾和纠纷,对需逐级上报的隐患和问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主管院领导或院长,力争将上访苗头和隐患解决在萌芽和初始,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5、每一当事人对每一法官填写的评价表,将做为对法官个人年终绩效考核的参考项目。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