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申请执行

源头化解执行难问题初探

日期:2015-07-06 来源: 作者: 阅读:64次 [字体: ] 背景色:        

源头化解执行难问题初探

作者:开县人民法院

生效法律文书具有执行力,才能为当事人的权益提供有效保障。法律文书生效后,无执行力,也只能是一纸空文。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性缺陷问题处理不当,就难以衡量和彰显司法者及司法权的本身价值,同时要化解“执行难”问题,也不能忽视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力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但由于司法裁判受客观外部条件的制约、裁判者主观认识能力和裁判者裁判能力的限制,以及汉语文字的多义性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执行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所代表的内在效果意思与外在表现意思可能出现不一致,导致生效法律

文书出现可执行性缺陷,影响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力。现笔者发现的可执行性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判决内容不具体。例:王某与郑某赡养费纠纷一案作出调解:从2013年10月1日其原告王某由被告郑某赡养,所有赡养费用被告郑某自愿承担。诸如此类问题,未将判决内容具体明确,随意性较大,判决的目的很难实现,法院也不便执行。

二是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判决。例:李某与王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达成调解协议:原告李某办理“剑桥佳苑”房屋产权证时已支出的相关税、费,由被告王某支付原告李某共计38万元,第一次于2013年1月6日支付5万元(已付);第二次在原告李某出具某建筑公司出具的《证明》(证明内容详见2013年1月6日李某与王某签订的终止协议第四条)之后2013年3月25日之前由被告王某支付原告李某13万元;被告王某于2013年5月30日之前支付余下20万元。若逾期不履行,按月息20‰即日计息。在该调解书中原告李某要出具某建筑公司出具的《证明》该证明要证明原告李某已代被告王某在某建筑公司收回欠款43万元。在调解书履行过程中,某建筑公司拒绝出具证明,其原因是欠款未有43万元。第二次付款的前提条件是原告李某提供某建筑公司出具的证明,但现在原告李某无法提供证明,申请法院执行,法院也不便执行。

三是对该承担协助责任的主体未明确其承担协助责任。例:邓某与刘某离婚纠纷一案中,判决位于和谦X号靠河边门面一个,平公路住房一套归原告邓某所有;靠通道门面一个及平公路前面二楼住房一套归被告刘某所有。此类判决未明确原登记在名下的 一方协助办理过户手续,申请执行人无依据确定对方的行为责任,也影响了判决的可执行力。

四是错判该承担责任的主体。例:邹某与甲煤矿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委员会经仲裁裁决甲煤矿一次性支付邹某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共计人民币131994元。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甲煤矿在仲裁前已注销。

五是漏判该承担责任的主体承担责任。在未成年人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有些判决判未成年人承担赔偿责任,未判其父母作为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在执行过程中,又发现该未成年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生效的法律文书如果出现可执行性缺陷,执行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也不利于当事人权益的尽快实现,不利于维护司法公正,不利于实现司法高效。要解决生效法律文书的可执行性缺陷,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建立长效的审执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召开法律文书执行问题研讨会,由相关执行人员与审判人员参加,会上大家可就判决中应如何界定权利才可以避免判决的可执行性缺陷共同研讨,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建立部门对部门的长效沟通机制,共同构筑协调的审执关系,保持审判、执行认识和行动上的一致性。

二是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执行机关采取民事执行行为,是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执行依据。生效法律文书裁判的事项不具体、不明确容易造成执行难问题。因此,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要从源头上杜绝有可能导致裁判文书难以执行问题的产生。生效法律文书界定权利义务的内容要具体、范围要明确,用语尽量避免模糊性和歧义性词句。具有给付内容的,给付范围要做到明确,如给付标的、种类、数量、质量、时间等要细致明了,避免假设性存在和范围性存在。

三是实行审执轮岗制度。审判部门的法官对执行工作大多缺乏亲历性经验,对可能会造成生效法律文书难以执行的因素不容易发现和及时避免。初任法官由于审执工作经验的缺乏,对一些案件的可执行性考虑不充分,也会产生判决的可执行性缺陷。审执部门不定期的轮岗制度,让审判部门人员尤其是初任法官亲历执行工作,体验裁判文书在执行中可能面对哪些难题,有利于避免执行性缺陷问题的产生,减少审执工作冲突;执行部门人员亲历审判工作,也有利于其熟悉审判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审执工作协调提升。

来源:开县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


 
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