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农村的日常民间经济交往中,经常要交一些定金,请问,这些定金是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如果一方违约,定金如何处理?
定金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为了担保其债务的履行,面向对方给付的一定金钱或其他替代物。根据《担保法》第89条和《合同法》第115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根据《担保法》第89条规定,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定金的性质和效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合同履行时,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2)当合同由于可归责于定金给付当事人的事由而陷入不能履行时,给付定金的一方无权要求返还定金;(3)当合同由于可归责于定金收受当事人的事由而陷入不能履行时,收受定金的一方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在这种情况下。定金就具有了惩罚性赔偿的性质;(4)当合同由于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而陷入不能履行时,收受定金的一方应当返还定金。
京ICP120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